代币区块值密增长码价值链估用户引爆如何
作者:Zach Pandl(灰度投资) | 编译:松雪(金色财经) 说实话,区块链这东西有时候真像我们日常用的社交软件。你想想,要是微信上只有你一个人,那这玩意儿还有啥用?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——用的人越多,价值越大。在加密世界里,这个道理同样适用,而且可能带来更惊人的回报。 记得我第一次用比特币买咖啡时的经历吗?那家咖啡店刚好接受比特币支付。但如果全城就这一家店能用,我可能就懒得折腾了。这就是网络效应的生动体现。就像老式电话机,单独一台就是个摆设,但当整个城市都装了电话,它的价值就爆发了。 经济学家们发现,网络的价值增长不是简单的算术增长,而是呈几何级数飙升。两个用户时只有1个连接,10个用户时就有45个可能连接。这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、Twitter这些平台一旦突破某个临界点,市值就会一飞冲天。 我观察比特币行情时经常发现一个有趣现象:每当新增用户大幅增长后,价格总会出现跳跃式上涨。这不就是典型的S曲线效应吗?开始增长缓慢,到某个转折点后突然加速,最后趋于平稳。 看看以太坊的数据就明白了:每月活跃用户才600多万,连Yelp的1/20都不到。想想看,要是哪天以太坊的用户量赶上Twitter,那会是什么场景?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灰度团队对加密资产的长期潜力如此乐观。 我们做了个有意思的分析:把主流区块链的用户数和市值做成对数图。结果发现,当用户数超过65万这个门槛后,市值增长明显加速。比特币的数据更直观:用户数每增加1%,市值就跳涨2%——完美印证了网络效应的威力。 不过要注意,不同链的表现差异很大。以太坊的斜率是1.4,比比特币温和些。这可能跟它们的用途有关:比特币更像"数字黄金",而以太坊要复杂得多。 当然,投资区块链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我就遇到过不少坑: - 以太坊网络一拥堵,手续费就上天,把新用户都吓跑了 - 各个链之间的竞争太激烈,用户随时可能"跳槽" - 有些项目纯靠炒作,实际用户少得可怜 所以我的经验是:既要看用户增长,更要看真实的、非投机性的使用场景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最终活下来的都是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公司。 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,我感觉区块链行业就像2000年初的互联网。用户基础还很小,但增长潜力巨大。特别是随着Layer2解决方案成熟,手续费问题正在缓解。 最后给个实用建议:关注那些用户持续增长、生态逐渐丰富的链。当它们突破临界点时,可能就是价值爆发的开始。当然,别忘了分散投资——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,没人能百分百预测未来。 [注:本文观点基于灰度投资研究报告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加密市场波动剧烈,投资需谨慎。]网络效应的魔力
区块链的S型增长曲线
数据说话
机会与挑战并存
展望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- 矿圈生存指南:除了比特币,我们还能挖什么?
- 数字藏品革命即将来临!众派元界平台APP重磅登场
- 社区代币化:一场关于价值共创的勇敢实验
-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: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
- 《星灵神兽》公测倒计时: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宇宙冒险即将启航
- 以太坊突破1亿地址大关:寒冬中的生机与希望
- 区块链早报:香港数码港换帅、CBDC热度攀升、FTX债权人现转机
- AI加密项目:科技改变金融的未来
- 假新闻引爆币圈:25,874人的血汗钱如何在8分钟内蒸发
- 机构资金蓄势待发:比特币ETF或将打开闸门
- 以太坊的惊魂一刻:1,440美元大关或将失守?
- 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- 市场风云变幻:警惕诱多陷阱,空头布局正当时
- 比特币ETF曙光初现:监管与市场的微妙博弈
- Metale哈姆雷特积分计划:你的社交挖矿新时代
- 8月7日市场前瞻:降息预期下,以太坊4000美元梦还有多远?
- 矿圈生存指南:除了比特币,我们还能挖什么?
- FTX破产案迎来转机:90亿美金大和解,投资者有望拿回大部分资金
- 一位币圈KOL的血泪史:440万亏损换来的5个投资真理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