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真在2资故观到实投事1年T狂从旁入局热中
最近收到不少读者询问,都在好奇我在2021年对无聊猿的看法转变过程。说实话,回想那段疯狂的日子,至今都觉得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让我从头给你讲讲这段让我又爱又恨的NFT投资经历吧。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NFT,是在刷推特时发现很多大V突然都换上了各种奇怪的像素头像。起初我还纳闷这些花花绿绿的小图片有什么特别,直到有人告诉我这些"加密朋克"竟然能卖到天价。那一刻的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,特别是看到国内圈内人还在沉迷DeFi挖矿时,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个不容错过的机会。 刚开始完全是个门外汉,胡乱买入各种NFT项目,学费自然没少交。但渐渐地,我开始理解NFT的独特魅力——它不像DeFi那样靠硬核收益率吸引人,而是通过打造社交身份和情感共鸣来创造价值。就像在现实世界里,人们会通过名表豪车来彰显身份一样,在加密世界,一个稀有的NFT头像就是你的数字名片。 无聊猿这个项目刚出来时我其实完全没当回事。那会儿官网上大谈"俱乐部概念",看得我一头雾水。但事情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——当越来越多的KOL开始换上猿猴头像,推特上突然掀起了一股"猿猴热"。最打动我的是,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持有同样的NFT头像,竟然在网络上自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社群。 虽然当时1个多以太坊的价格已经比发售价高出十几倍,但出于好奇和一定程度的FOMO心理,我还是决定小试牛刀。说真的,当时完全没想过要重仓,就是抱着玩票的心态买了一些。有趣的是,我那时还向朋友力荐加密朋克,但对无聊猿只字未提——因为我自己心里都没底。 后来市场彻底疯狂了,各种粗制滥造的NFT项目都有人抢购。最夸张的是加密朋克的价格,一天之内能从100以太坊飙到140,然后又跌回原点。这种剧烈波动让我意识到市场已经过热,于是开始分批出货。虽然没卖在150以太坊的最高点,但整体收益已经相当可观。 熊市来临后,我又陆续买回了一些加密朋克和无聊猿。前者是当作数字黄金来配置,后者则是对NFT生态还存有一丝期待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无聊猿团队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,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换仓,只留下少数变异猿作为纪念。 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,不得不承认运气占了很大成分。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心和敏锐度。在加密世界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,有时候直觉和勇气比精打细算更重要。当然,前提是要用你能承受亏损的资金来参与这场冒险。 这段NFT投资经历教会我的,不仅是对市场周期的理解,更是一种对新事物保持开放心态的投资哲学。在这个创新不断的行业,昨天的疯狂可能成就今天的传奇,而今天的共识也许就是明天的泡沫。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本身。从旁观到入局:我在2021年NFT狂热中的真实投资故事
发现新大陆:NFT的早期探索
与无聊猿的缘起缘灭
后牛市时代的反思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币圈风云:比特币阴跌背后,以太坊异军突起
- 一年了,以太坊合并带来了哪些变化?这5点值得深思
- 美联暂停加息后,为什么RWA赛道将成为加密市场的亮点?
- 稳定币的惊魂时刻:2023年五大稳定币脱锚事件深度解析
- 重新定义Rollup数据可用性:EigenDA如何改变游戏规则
- 加密市场寒冬何时休?监管重压下寻找破局之路
- BUDZ:在模因币混战中杀出重围的黑马
- 从NFT到数字产权革命:我们该如何抓住这波数字资产浪潮?
- 比特币十月见顶?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
- 日本GMO Coin大动作:XRP持有者意外收获空投福利
- 比特币九月魔咒:减半前的暴风雨还是黎明前的黑暗?
- 比特币9月收官之战:市场在等待什么?
- 稳定币支付:非洲金融困境的破局之道
- 深度解析Pendle:DeFi世界里的利率魔法师
- 以太坊Blob技术: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数据块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
- 币市风云:缩量上涨背后的玄机与本周非农数据的关键博弈
- 加密货币黑马Injective为何能在市场低迷期逆势暴涨60%?
- 牛市前夜:一个老韭菜的加密市场生存指南
- 市场大跌,我们赚翻了!
- 区块链革命:从比特币到未来商业的颠覆性变革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