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美品正债收 这在疯些D息差割利突破益率狂收i产
记得2022年的UST/Anchor吗?那个号称要成为"加密市场基准利率"的项目,最后用左脚踩右脚的"梯云纵"功夫实现了20%固定年化,却也把自己玩崩了。现在风水轮流转,被称作"全球资产定价之锚"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路高歌猛进,昨晚甚至一度突破5%大关,创下2007年以来的新高。有趣的是,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"疫情战神"比尔·阿克曼、"老债王"比尔·格罗斯这些美债大空头们突然集体倒戈,让收益率又跌回了5%以下。 说白了,这些所谓的"代币化"美债产品,就是把传统金融里的美国国债搬到区块链上。你持有链上的代币,就等于拥有了对应的美债资产。这就像把银行存款变成数字货币,只不过现在连国债都能"上链"了。机构负责保管真正的国债,而代币则给了这些原本不太流动的资产新的生命力,还能在DeFi里玩出杠杆、借贷等各种花样。 现在的加密市场上,老玩家MakerDAO、Frax Finance都在拓展这个领域,新秀Mountain Protocol、Ondo Finance也纷纷入局。让我们看看几个有意思的产品: MakerDAO现在EDSR利率给到5%,听起来很诱人是不是?但这里面有个陷阱:目前DSR合约的整体利用率已经高达31%,远超20%的阈值。如果利用率突破35%,EDSR就会降到4.15%;要是超过50%,那就直接打回原形到基础利率3.19%。这就像是个利率版的"饥饿游戏",用的人越多,收益就越低。 这个项目有个很酷的名字——"收益稳定币"USDM。它背后的支撑主要是短期美国国债,年利率5%,还搞了个类似stETH的Rebase机制。最妙的是,它已经在Curve上线了流动性池,让全球投资者都能分一杯羹。不过看看数据,总发行量才481万枚,持有地址116个,规模还小得很。 Frax Finance可能是最想讨好美联储的DeFi项目了,不仅申请了美联储主账户,还推出了sFRAX这个产品。10%的起始收益率看起来很香,但规模一大就会缩水到接近美联储的IORB利率5.4%。目前年化已经降到6.18%了,但短短半个月就吸引了4346万枚质押,这增长速度简直像坐火箭。 简单来说,就是美国国债的利息。这些项目从用户那里收美元,买国债,然后把部分利息分给用户。说白了,就是把Tether独吞的那部分国债利息拿出来分给大家。想想看,Tether拿着558亿美元的美国国债,按5%收益率算,一年就能躺赚28亿美元! 现在中短期美债收益率都在5%左右,所以这些产品的利率多在4%-5%区间。有些高收益产品其实是在搞"拆东墙补西墙"的把戏,要么用其他收益贴补,要么牺牲非质押用户的利益。 1. 美债价格下跌风险:收益率涨意味着价格跌。现在美国国债发行量暴增,价格承压。如果跌到用户心理防线,可能引发赎回潮,导致"资不抵债"。 2. 流动性风险:美债要到期才能兑付收益,但代币随时可以赎回。一旦市场动荡,用户集体赎回,就只能折价抛售未到期债券。这剧情是不是很眼熟?活脱脱就是硅谷银行危机的翻版! 3. 托管机构风险:现在这些项目都依赖传统金融机构托管美债资产,信任成本很高,信息披露却很有限。 5%的收益率不可能永远持续。对于想参与这场"美债代币化"狂欢的投资者,我有两个建议: 第一,别被高收益冲昏头脑,要清楚美债价格和收益率是跷跷板关系;第二,收益率越高的产品,期限错配可能越严重,流动性风险越大。 金融市场没有永恒的高收益,加密市场更是如此。经历过UST/Anchor的惨痛教训后,我们应该明白:任何不能安稳退场的宏大叙事,最终都只是镜花水月。美债代币化:DeFi的新宠儿
MakerDAO的EDSR:老牌玩家的新把戏
Mountain Protocol:Coinbase背书的美债代币
Frax Finance的sFRAX:美联储的"跟屁虫"
收益从哪来?
潜在风险:狂欢背后的隐忧
结语:盛宴终将散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9.14行情观察:市场震荡中的交易智慧
- 币圈上演绝地反击 有人欢喜有人忧
- 加密市场风云录:巨鲸们最近在玩什么把戏?
- 当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:一个关于无缝购买加密货币的精彩故事
- 区块链监管困局:当老办法遇上新世界
- 加密市场的四年魔咒要被打破了吗?
- 币市风云:当鲍威尔讲话引爆加密市场反弹,下一步该怎么走?
- 数字金融新纪元:当稳定币遇上代币化资产
- 9.19加密市场深度解读:当贪婪与恐惧在27000美元交锋
- 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:特朗普家族的数字货币野心
- 以太坊:开源金融革命的货币化实践
- Chainlink:区块链世界的幕后操盘手
- ETH能否上演逆袭神话?业内大佬们的真实想法
-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加密市场,比特币后市如何演绎?
- 加密世界求生指南:这些暗语不懂要吃大亏
- Coinbase深度解析:美国合规巨头的机遇与挑战
- 深夜币市风云:鲍威尔一句话引发的疯狂24小时
- 比特币:一面照妖镜,照出你的投资心智
- 加密市场巨震:机构资金撤离,山寨币迎来春天?
- Solana为何突然成为机构新宠?这波行情不简单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