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金当稳定币的冷市场静观遇上一业者狂热察融从
上周在香港金融圈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。那天我正在中环的一家咖啡厅见客户,手机突然被各种财经推送刷屏了。原来是香港金管局和证监会罕见地发布了联合声明,给最近火热的稳定币概念股"降温"。 说实话,最近几个月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太多关于"某公司即将获得稳定币牌照"的消息了。这些消息往往伴随着股价的剧烈波动,让我想起了2020年的"口罩概念股"热潮。不同的是,这次的主角换成了稳定币。 记得上周三,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技公司股价突然暴涨40%,就因为有人在推特上说他们"正在与监管机构讨论稳定币事宜"。等到周五公司发布澄清公告,股价已经跌回原位,留下一地鸡毛。 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金融老兵,我必须提醒大家:香港的稳定币牌照制度可不是那么好拿的。这就好比你去申请香港银行牌照,不是填个表格就能搞定的事情。 金管局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收到的申请材料堆起来能有半人高。每一份都要仔细审核资本实力、风控体系、管理团队等方方面面。用他们的话说,"宁缺毋滥"是基本原则。 梁凤仪女士的警告说到了我的心坎里。我见过太多散户因为追逐"热点"而血本无归的案例。记得去年有位退休教师,把毕生积蓄all in了一只有"区块链概念"的股票,结果... 我给投资者的建议很简单: 1. 把社交媒体上的"内幕消息"当娱乐新闻看 2. 永远记住"高风险高收益"的铁律 3. 分散投资才是长久之道 不得不说,香港在这波数字货币浪潮中展现了难得的定力。不同于某些地区的"先放水后治理",香港选择了一条更稳健的路。 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时,余伟文总裁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:"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热闹,而是可持续的金融创新。"这句话值得所有市场参与者深思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保持理性投资的心态比任何时候都重要。监管机构的警示就像一盏红灯,提醒我们不要被市场的狂欢冲昏头脑。毕竟,投资的真谛不在于追逐每一个风口,而在于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标的。概念炒作背后的真相
牌照不等于"免死金牌"
投资者的必修课
香港的监管智慧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区块链如何重塑传统银行业?一位金融科技观察者的深度思考
- 零知识证明:当数学遇上隐私保护的魔法
- 加密货币资助恐怖主义的真相:专家揭露夸大数据的背后
- 市场迎来关键突破,牛市还能走多远?
-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,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
- 2024香港Web3嘉年华:全球数字科技盛会即将震撼回归
- 币圈江湖:那些被警方盯上的割韭菜大案
- 加密货币牛市来临?这5大推手正在悄悄蓄力
- V神出手整治Lido垄断危机:以太坊面临的核心挑战与突围之路
- 日本Web3革命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激情碰撞
- 从7500万估值看RepubliK:Web3时代创作者经济的新解法
- 当TG Bot遇上加密货币:一场意料之外的土狗革命
- 游戏新纪元:当区块链遇上虚拟世界
- Web3社交霸主之争:X和Telegram谁能笑到最后?
- 当Unibot遭黑客攻击:揭开Telegram交易机器人背后的安全隐患
- 深度解析:马斯克的万能应用野心与金融科技新趋势
- 美国监管双拳出击:SEC过后 CFTC准备如何收拾加密残局?
- 加密市场回暖:是真牛还是假象?我们该何去何从
- 重磅!Deverse World元宇宙游戏迎来革命性突破
- OKB币价值探索:一个资深投资者的真实观察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