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化背后并存的狂险与h社交代机遇一欢场风热潮
最近朋友圈都被Friend.tech刷屏了,这款基于Base链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简直火得一塌糊涂。记得上周我还跟我们团队开玩笑说,现在加密圈的社交货币都快变成Friend.tech上的"Key"了。但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,我得提醒大家:越是疯狂的时候,越要冷静分析。 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大胆地将社交影响力直接代币化了。想象一下,你可以像炒股一样"投资"你喜欢的KOL——购买他们的Key就能获得私聊权限,还能期待价格升值。我在测试的第一周就注意到,那些早期入场的朋友们确实赚得盆满钵满。 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Key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,而是完全按照一个数学公式来计算的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,越多人持有某个人的Key,这个Key就越贵。这个设计确实聪明,前期能让价格快速上涨制造FOMO情绪,但当我仔细研究后发现,后入场的投资者要回本变得越来越难。 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:假设你现在想投资一个新入驻的KOL。第一个Key只要0.0000625 ETH(约合0.1美元),但如果这个KOL火了,第10个Key的价格就涨到了100倍!听起来很诱人对吧? 但问题在于,如果你买的是第100个Key,那就需要后续再有11个人买入(总共花费约8 ETH)你才能回本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没算清楚这个账,结果现在手里握着几个高价Key,天天盼着有新韭菜接盘。 更夸张的是,排名前1%的Key持有量已经超过了100个。这意味着大部分普通用户其实都在为早期玩家抬轿子。我刚看了下数据,目前最贵的Key已经炒到了7.35 ETH一个,简直是天价! 说实话,这个项目能火起来确实有它的道理。首先,它完美抓住了KOL变现的需求——每次交易KOL都能分到5%的手续费。我还记得当时看到某知名加密博主一天就赚了20多个ETH时的那种震撼。 其次,PWA(渐进式网页应用)的设计让使用门槛降到了最低。不需要下载APP,打开网页就能玩。最重要的是,那个神秘的"积分系统"和空投预期,让无数羊毛党蜂拥而至。毕竟谁都不想错过下一个Blur那样的暴富机会。 不过作为一名专业人士,我必须指出几个令人担忧的问题: 我最近接触的一个案例就很有代表性:某用户花高价买了个Key,结果发现KOL本人把最后1股卖了,导致这位用户完全无法卖出,眼睁睁看着资金被套。 说实话,Friend.tech现在的状态很像早期的DeFi Summer——充满了投机和泡沫。虽然各种衍生工具(比如FriendSniper、FrenTrade)层出不穷,让交易变得更方便,但核心问题始终存在:这个模式能持续多久? 我个人认为,目前的Key定价模型虽然能快速引爆市场,但天花板实在太明显。随着时间推移,新用户进入的动力会越来越弱。而且说实话,现在的社交功能简直简陋得可怜,就是简单的私聊功能,完全没有体现出"社交"二字的真谛。 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,我的建议是:小玩怡情,大玩伤身。如果你真想参与,不妨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社交实验,而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。记住,在这个圈子里,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你能赚多少钱,而是你能保住多少本金。颠覆性的社交代币化实验
疯狂的定价机制
为什么这么火?
暗藏的风险
未来的不确定性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牛市暴富秘籍:DeBank空投或将突破万元大关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妖币:USTC两天暴涨460%,这波行情你敢跟吗?
- MUD引擎的进化之路:一场改变区块链游戏开发的革命
- 当AI遇上加密世界:一场颠覆性的技术联姻
- 22个资金盘骗局大起底:这些项目正在收割你的钱包
- MATIC这枚潜力股,为何总是让人又爱又恨?
- Chainlink质押2.0时代开启:4500万LINK蓄势待发
- 区块链新里程碑:解密波场TRON如何俘获近2亿用户的心
- 比特币暴跌中的精准狙击:我是如何带领团队狂赚8700美元的
- 比特币持有真相:散户才是主力军,巨鲸比你想象中少
- 币市观察:疯狂11月底,大饼创新高背后的风险警示
- 狗狗币站在生死线:0.087美元这道坎有多重要?
- Web 3.0创新大赛启幕:数字经济新赛道的中国探索
- 2023年风投机构重金押注:这些项目正在改变区块链行业
- 比特币跌到3.7万刀,为何这些金融老炮还在疯狂抄底?
- ARK会成为下一个TRB吗?巨鲸正在下一盘大棋
- TRB这场最后的晚餐,小心别做了买单的人
- DeFi进化论:Uniswap诞生前的那些鲜为人知的金融革命
- 美联储出手了!银行涉足加密货币将面临这10道关卡
- 当区块链遇上故事创作:Metale如何重塑内容经济新格局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