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备吗时代浪了你好乘风破
每到毕业季,总能在各大高校论坛看到这样的讨论:"今年绝对是史上最难就业年!"这话从2011年说到现在,似乎成了每年毕业生的共同心声。今年1158万应届生的数字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,比去年又多了85万。更糟的是,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,传统行业都在收缩战线。但有趣的是,在一片哀鸿遍野中,有个领域却在逆势扩张——那就是Web3.0。 最近在帮朋友公司招人时深有感触。我们发布一个区块链开发岗位,第一天就收到近百份简历;而同期发布的传统互联网岗位,一周才勉强凑够面试人数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看到的一份报告:全国区块链人才缺口高达48万,未来五年预计将达到280万。对比AI和ESG这些热门领域,Web3.0的岗位需求居然是它们的好几倍。 让我举个真实案例。去年有个学弟,原本在传统金融行业实习,听说我在做Web3.0项目后,利用周末时间自学Solidity。三个月后,他成功拿到了某知名区块链项目15k的offer,比同期金融行业的同学起薪高了近30%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: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特别是在行业风口期。 说来惭愧,虽然国内Web3.0企业已超过4.8万家,但人才增速却远低于印度、新加坡这些国家。去年我们的区块链人才增长率只有12%,而印度高达122%!这组数据让我夜不能寐——明明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人才库,却在Web3.0这个赛道上落后了。 分析原因,我觉得主要有两点:一是大多数人还停留在"区块链=炒币"的错误认知里;二是行业信息壁垒太高,很多人想入行却找不到门路。就像我去年遇到的一个应届生,计算机专业毕业,居然问我"区块链是不是只能用比特币开发"这样的问题。 很多人以为Web3.0只需要码农,这大错特错。根据我的观察,目前行业人才结构是这样的:技术岗确实占65%,但产品、研究、商务、运营这些岗位加起来也有35%的市场份额。就拿我们团队来说,最缺的反而不是程序员,而是懂DeFi经济模型的产品经理。 记得上个月面试一个候选人,传统互联网背景,对Web3.0的理解只停留在"去中心化"这个层面。我问他:"如果要设计一个NFT项目的经济模型,你会考虑哪些因素?"他直接懵了。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,Web3.0人才最缺的不是技术,而是系统性思维。 第一,别急着写代码。我建议每个想入行的人先花两周时间,把行业生态图完整研究一遍。就像盖房子,你得先知道地基在哪、承重墙在哪。我们团队现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:新人入职第一周不写代码,就看白皮书和研究报告。 第二,培养Web3.0思维比掌握工具更重要。上周我在评审一个项目时,发现团队虽然用了区块链技术,但整体架构还是Web2.0那套中心化思维。这就像给马车装上火箭发动机——方向错了,技术再好也白搭。 第三,保持终身学习。去年以太坊合并时,我们团队有工程师因为没及时学习PoS机制,差点导致项目重大事故。现在我的手机里永远开着三个Web3.0资讯APP,睡前必看行业动态。在这个领域,三天不学习就可能被淘汰。 Web3.0就像20年前的互联网,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。作为过来人,我想说: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,不是高薪,而是你每天醒来都能参与到改变世界的进程中。如果你准备好了,现在就是最好的入场时机。Web3.0:寒冬中的暖阳
Web3.0人才都去哪了?
打破认知:Web3.0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
给新人的三点建议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寒冬中的加密资产:投资者为何在静待CPI数据?
- 比特币暴涨让我赚翻了!350点行情精准捕捉
- 曹建农教授深度剖析:Web3数据基础设施的破局之道
- 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突破?市场酝酿重大变局
- 比特币世界的乐高:递归铭文如何重塑区块链生态
- 当区块链遇上谷歌:LayerZero的选择是进步还是妥协?
- 亲身经历:Alameda那场震惊币圈的乌龙指事件内幕
- 分析师视角:以太坊能否突破1800美元大关?
- 10月25日夜盘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行情观察与实战建议
- 新加坡Token2049见闻录:加密世界的下一站风口在哪?
- 比特币酝酿大突破:站稳27500美元或开启新一轮牛市
- 加密投资界震动:明星基金Scalar Capital按下暂停键,行业寒冬将至?
- 市场观察: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,我们该警惕什么?
- SBF陪审团筛选惹争议:一场关于公平审判的权利拉锯战
- Web3融资周报:1.37亿美元资金涌动,这些项目正在改写金融未来
- 奢侈品牌的Web3突围战:当Vertu遇见区块链
- 今晚数字货币市场走势:我的实战操作建议
- 2000万ARB遭抛售:L2寒冬来临还是项目底气不足?
- NFT交易所寒冬突围:OpenSea断臂求生背后的行业变局
- 深夜操盘手记:以太坊45点完美止盈背后的交易哲学
- 搜索
-